logo

古文观止 - “观止”之意解

本站 4926
“观止”,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的一句赞誉:“美哉!犹有憾也;观止矣,若有余。”后世将此二字引申为赞美文学艺术作品达到极致、无可挑剔的境地。在古代典籍总集《古文观止》一书中,“观止”即寓含了对所选文章尽善尽美的极高评价。

探讨"观止"之深意,首先在于其对于审美体验的高度凝练和总结。“观”的过程是对文艺创作进行审视与鉴赏的过程,它涵盖了读者从文字表象深入至精神内核的理解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共鸣共情。而“止”则意味着这种审美的满足感达到了饱和点——既无须再增添任何元素以增益整体美感,亦无需对他处寻觅更佳之作。这是对作者匠心独运及才思横溢的认可,也是对一部优秀著作深度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完美融合的一种高度赞扬。

进一步而言,《古文观止》中的每一篇文章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历史的真实镜像,无论是叙事记事还是抒怀议论,都能让阅读者产生深刻的思考并从中受益匪浅。所谓“观止”,实则是古人借由这些经典篇章引导我们去体悟人生哲理、洞察社会变迁,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与人文情怀。

综上所述,“观止”不仅是一种美学追求的理想状态,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崇尚卓越的文化理念和严谨求真的学术态度。面对浩瀚如烟海的传统文献,《古文观止》犹如一座瑰丽璀璨的艺术宝库,其中收录的文章堪称典范,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熠熠生辉,引领后来者的观赏脚步驻足于此,叹曰:已窥见天地间最纯粹且深远的人文之美,足以令人眼界大开,心满意足,可谓真正意义上的“观止”。

标签: 古文观止中的观止